景点介绍 >明长城
明长城
2023-08-14 作者:水长城景区
山上盘旋的长城叫黄花城长城,它因漫山遍野的黄花而得名。为增加防御力量,明代在怀柔境内修建了外长城和内长城,黄花城长城就属于内长城,且是怀柔境内长城的最西段,也是明代蓟镇居庸关的最东端。
黄花城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,也就是公元1404年,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黄花城长城的始建时间比北京城早了两年,比十三陵早了三年。虽然修建的时间很早,但直到万历二十年,也就是公元1592年,黄花城长城才修建完成,整个工程持续了188年,将近两个世纪。
黄花城长城的长度为12.4公里,占怀柔境内长城总长度的20%。这里有空心敌台40处,实心敌台9处,墙台5处,隘口8处。黄花城长城建筑精细,位置险要,它“拥护山陵,势若肩背,似唇齿之形”,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又因此处长城距北京市70公里,十三陵25公里,所以,它不仅是守卫京师的北大门,而且是护卫明“十三陵”的重要门户,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。
水中长城及长城豁口
这里的长城有四大特点:
第一,以原始著称,此段长城古朴自然,依旧保持着明朝时期的原始风貌。
第二,长城结构以大石条为主,坚固无比,有固若金汤之称。
第三,长城为双垛口,可两侧同时作战,这样就增强了防御能力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怀柔境内的长城大部分都是双垛口,而八达岭等地的长城则为单垛口。
第四,三段长城入水,形成水中长城的景观,是景区的最大看点。黄花城长城修建时并不在水中,后来在修建西水峪水库的过程中,由于水库大坝截流,导致水位上升,把地势较低的长城淹没在水中,形成“长城戏水,水没古城垣”的景象,为景区一绝。
这一景观在山海关老龙头尚有一段,但像黄花城长城这样“三段不同程度出入水中”的在国内却是独一无二,景区也因此而得名水长城旅游区。有首诗是这么形容水中长城的:城抱碧波涟,水没古城垣;城水相呼应,壮美自悠然。
在豁口的这一侧您可以看到长城的内部结构。豁口处原本是长城的一个券门,券门内有砖或石梯通到城墙顶上,守城士兵可由此上下。那么,好端端的一段城墙,为什么会有一段豁口呢?
据说,在解放初期,曾在北俞林发掘了一座石英矿,这里则成了采矿的必经之地。矿工为图走路方便,特地将此券门拆毁,形成了今天的豁口。